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没有同伴,没人聊天,一个人占据所有的“资源”,同时却也一个人承受所有的压力。独自成长的孤独与集所有家长宠爱的矛盾造就了我们或自闭或极度虚荣或冒尖或不宽容的性格。
1、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01.
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女时代带来的伤害:
2016年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比如蛋塔、酸奶什么的,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说妈妈首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铁返回广州。老友在电话中问我:龙兄,你说我错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我今天从太原赶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来的老同学见面,也尽地主之宜,没想到情况也几乎一样:他们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一所大学就读,国庆专程来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进去。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总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老友装着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却变得兴奋,马上进携程网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流泪,我也流泪……
02.
汪峰在《存在》中唱的,以前我似懂非懂,今晚完全懂了: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我该如何存在……
03.
几年前我去哈佛大学做学术交流,发现费正清研究中心有学者在研究一个课题:如何与未来中国打交道?我问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美国学者回答说:30年后,人类历史将迎来一个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是小国而是大国,他们将如何与世界相处?这是福音还是灾难?美国学者必须为世界研究预案。我现在明白了美国人的远见……
我发了一条微信,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朋友纷纷议论和全文转发,阅读量高达20多万人,有1500多条评论。
一位佛山母亲从美国发来的短信特别让我感动。她这样写到:
龙老师好!几个佛山朋友都在转发你的那条关于独生子女的微信,我一边读一边流泪。你两个朋友的经历我感同身受,只是闷在心里从来不说出来。说实话,我憋得很苦,今天索性说出来。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38岁那年就独自带着8岁的女儿生活,不说含辛茹苦,也历经了很多女人没有经历过的酸楚。为了让女儿不受父亲出走的影响,我以全部的母爱来呵护她成长。
女儿从佛山九小到佛山一中,成绩都非常好,是标准的学霸。高考以佛山前5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后又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
我女婿也是上海学霸,年纪不大,就已经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了。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上海的爷爷奶奶在美国照顾了两年,今年6月回上海去了。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女儿和他们处得不好,经常吵架。曾经担任上海厅级干部的爷爷一怒之下带奶奶回去了,还说再也不来美国受罪了。
04.
无奈之下,女儿、女婿多次给我电话求援,让我去芝加哥帮他们带孩子。我退休后单位返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心情也很好。考虑到女儿的处境,我下定决心到了美国。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难过,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儿、女婿几乎很少和我交流。
他们早出晚归,回家只想睡觉,周末也是在家睡觉,只有我一个人忙碌。好像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到了假期,他们带上孩子出去度假,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到底是美国改变了他们?还是独生子女都是这个德性?
我女儿、女婿的收入不错,还经常给非洲穷人捐钱。我几次提醒他们说:舅舅、姨妈家在湖南农村,生活艰苦,你们给非洲黑人捐钱,是否也可虑资助这些亲人一点?女儿女婿的回答让我震惊:非洲穷人更需要帮助。帮自己的亲戚不是慈善,没有意义……
我真不明白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无情无义,冷漠得不可理喻!是我的家庭教育失败了吗?如果说是我文化不高,不会教育子女,那么女儿的公公、婆婆,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是同济大学教授,怎么他们的儿子也是如此?国庆那天,我亲家在电话中说:你辛苦了,我们都被独生子女害了。我们让他们自己请保姆,你回来过你自己的日子,别理他们了……
亲家的话有道理,但我于心不忍。
05.
那年高考,我在佛山一中校园外面悄悄守候三天,一心祈祷女儿考试顺利;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女儿搂着我泪流满面地说:妈妈,这些年您太辛苦了。我以后有出息、有能力一定要好好报答您的……
那时我是多么的开心,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女儿的话,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黑夜……可是,当女儿已经有了出息的今天,我的内心却历经从未有过的伤痛。她是否还记得她说过的话?是否记得妈妈为她所做出的一切?
我如此深爱我的女儿,她爱我吗?
读完这位母亲的信,我坚信一点:这不仅仅一位母亲的追问,而是一代中国人的纠结。而这样追问和纠结,都需要两代中国人来回答。
2、给孩子留下一个亲人
作者:娇娇妈
生二胎三胎不是因为有钱,也不是因为一定要男孩或女孩,而是,在这个充满竞争、人情冷漠、充满功利的年代,父母重要的不是给孩子留下银子和房子,而是给他留下一个亲人。
在微风吹拂的秋凉午后,看到这小段话,竟然瞬间就热泪盈眶。我也是位二胎妈妈,关于二胎的艰辛和劳累,深有体会,只是,我还是想跟姐妹们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经济也不太拮据,那么,勇敢生二胎吧,若干年后,你一定会感谢自己今天的勇敢和决心。”
兄弟姐妹是父母给孩子用心完美的礼物。
01.
记得几年前,我遇到了人生中较惨痛的一个挫折,彷徨绝望中,给自己哥哥发了条短信,短信中只有十个字不到:“哥,我很难过,我想你了。“这是我第一次跟哥哥说难过。
哥半个小时后给我回了条短信:“我现在去你家。”
在深圳多年,他从没来过我家,也似乎没计划要来我家看看。
四个小时后,哥来到我家楼下,我在楼下等他。
只是看到他那一刻,眼泪就不争气地一直掉,话都说不出来。
哥刚开始还强颜欢笑地调侃:“傻丫头,有什么好哭的呀。”只是当他的手想要抚我的头时,我看到他满眼眶的泪,当他说:“你怎么这么憔悴?怎么瘦了这么多?”他的泪就决堤而出,大滴大滴的。
他那年33岁,18岁出来社会,白手起家,大风大浪中历经坎坷挫折,事业已小有成就,这样一个男人,因为看到妹妹悲伤憔悴,他瞬间泪流满面。
他的泪,对我而言,是震憾内心的。
我突然醒悟,我为什么要悲伤?有什么值得我悲伤?有什么值得我彷徨?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为什么要让自己最亲的人担心成这样?
那一刻觉得自己无聊又幼稚。
他其实也没做什么,只是在知道妹妹难过时,放下手上所有事,自驾四小时车,穿越220公里,来到我身边,并心疼得掉了泪。
只是,有什么力量,有什么药,有什么方式,比自己哥哥的眼泪更有治愈力?
血缘的微妙与神奇在于,在你惶恐不安时,在你伤痛得撕心裂肺时,那个流着与你一样血的人可以让你瞬间获得勇气和力量,而这种力量既温暖又强大。
后来,我快速从挫折中爬起来,重新站在阳光下。
而后,我义无反顾地做了二胎计划,娇娇要有个弟弟或妹妹,他们可以相互守望相互温暖面对这个复杂又美丽的世界。
02.
闺蜜前段时间跟我感慨时光流年、人情冷暖。
在我眼里她乐观坚强,不拘小节,很少会感叹生命,我问她是受了什么刺激了吗?
闺蜜回答得很认真:“真的受刺激了,只是这些刺激很暖心,都因为这些刺激准备生二胎了。”
我与她泡了一壶茶,坐在阳台的小桌旁,清晨的风很温柔,闺蜜那一刻的表情很恬静,
她娓娓道来:“你知道我妹妹吧?在我眼里,我妹妹一直是个小女孩,我读高中,她才读小学,暑假哪都不能去,要接送她学这个乐器,那个美术;毕业后,出来工作,她还在读高中,跟同学攀比,向我要这个那个,还老要我带她去旅游,那时候,觉得有个妹妹真是个负担。“
她的妹妹,我知道,比闺蜜小10岁,她们是同父异母的姐妹,我一直认为她家里也许更疼这个妹妹。
“只是,前段时间,她休年假来我家住了一周。”闺蜜继续说。
我们去海边,登上山顶看山脚下那片蔚蓝深遂的海,我站在她身后,她突然回头,调皮笑着回忆:“姐,你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带我去香港看维多利亚港,那个海港我一直记得,后来也有去,只是那个海港再也没有你带我去时漂亮。”她穿着白色长裙,长发飘飘,笑靥如花,突然发现,我有个很美的妹妹。
我们去逛街,我试了一双精致的鞋子,很是喜欢,只是价格昂贵,拉着妹妹走了,只是逛街回来的当天晚上,妹妹把那双鞋子放在我眼前,笑得很甜:“姐,我工作能挣钱了,这是我送你的第一份礼物,你记不记得,你以前总给我买鞋。”
原来我为她做的所有事,她都记得。
我们一起带孩子去做入学体检,她拿着各种单据楼上楼下像条小鱼似的穿梭,她抱着因抽血哭泣的汐汐(闺蜜女儿)轻声抚慰:“小姨最喜欢你了,呆会给你买你最爱吃的蛋糕好不好?”
突然觉得“小姨“这个词真美好。
闺蜜没再往下说,嘴角有深情的微笑。
在奔流不息的漫长光阴中,有兄弟姐妹的真情相互慰籍和温暖,现实中所有残酷冷漠也都无足轻重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个人永远在自己身后,看着自己幸福,这个人名字叫哥哥或姐姐,或妹妹或弟弟。
要二胎,需要一所更好的房子。
层高要高,可以放下双层的床。
空间要大,孩子可以嬉戏打闹。
南向要阔,每天沐浴更多阳光。
邻里要好,不需学孟母三迁。
……
东京大道一大街
有一所海马公馆
楼盘地址:金明东京大道与第一大街交汇处